“理查三世成为最后一个( gè)战死沙场的英国国王。”在( zài)查阅有关理查三世的资( zī)料时,出现的这句话在我( wǒ)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理查( chá)三世是这个系列中唯一( yī)一个从反面塑造的角色( sè)。理查二世也好,亨利六世( shì)也罢,尽管没什么能拿得( dé)出来的政绩,甚至直接导( dǎo)致了国家动荡,但莎士比( bǐ)亚仍然把他们树立成让( ràng)人同情的形象。而理查三( sān)世,虽然在位时间非常短( duǎn)暂,却在历史上获得了相( xiāng)当不错的评价。从他的经( jīng)历上也能看出来,他是一( yī)个非常有胆识、有魄力、有( yǒu)谋略的人。尽管本尼按照( zhào)莎翁的原作还原了这个( gè)角色,可我对他还是一点( diǎn)也讨厌不起来。相反,我觉( jué)得这个人物在人格上是( shì)非常完整的,既有他残忍( rěn)暴虐的一面,又有他温和( hé)开明的一面,如此鲜明的( de)性格特点正如他所说:“I am myself alone.”
莎( shā)翁的这几部作品讲的是( shì)英国动荡时期的历史,没( méi)有一个王朝在夺权之后( hòu)能稳定发展起来,总是在( zài)最辉煌的时候戛然而止( zhǐ),仿佛一部戏剧刚刚演到( dào)高潮就突然落幕。似乎每( měi)个国家的历史都是这般( bān)惊人的相似,官员们劝理( lǐ)查继位的时候颇为有趣( qù),可能历史上的理查在当( dāng)时并没有动王座的心思( sī),但剧中可谓是将拒绝“演( yǎn)”得非常到位了,这不由得( dé)让我想起了曹操晋魏王( wáng)的时候,只是在我们这儿( ér)得拒绝三次以上,想要名( míng)正言顺得到不属于自己( jǐ)的权利可真是太难了。但( dàn)实际上在我心中理查三( sān)世更像明成祖朱棣,不是( shì)一个好人,却是一个好皇( huáng)帝,也都抢是了侄子的位( wèi)置,如果不是身有残疾,我( wǒ)想理查也会如此神武吧( ba)。剧中让我比较诧异的情( qíng)节是英国人竟能忘记血( xuè)海深仇转而牵起敌人的( de)手,有时他们为了复仇不( bù)惜一切代价,有时却能为( wèi)了共同的仇人而亲密无( wú)间,这种妥协我也不是完( wán)全不能理解,可能这就是( shì)人性当中复杂的部分吧( ba)。
这部剧是这几部戏中除( chú)《理查二世》外,独白戏最多( duō)的一集。这无疑给表演增( zēng)添了许多难度,本尼却出( chū)色完成了这次任务。他把( bǎ)人物的复杂、多变、虚伪、狡( jiǎo)诈都刻画得非常细致,完( wán)全没有用力过度的痕迹( jì)。你会被他伪装的真诚打( dǎ)动,也会被他的心机惊得( dé)不寒而栗;你能理解他从( cóng)小到大受到的那些冷眼( yǎn)和委屈导致了他性格的( de)扭曲,也能理解他在完全( quán)黑化后却因为良心作痛( tòng)而总是被噩梦惊醒;尽管( guǎn)有时候是由于他的性格( gé)过于极端而导致了他的( de)不幸和悲剧,但你还是会( huì)忍不住对他动恻隐之心( xīn)为他感到一丝悲哀——这些( xiē)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 yú)本尼的诠释和塑造。因此( cǐ)本尼这次表演是值得给( gěi)打满分的。还有一个设定( dìng)我觉得非常好,就是理查( chá)总是在用手指不停敲击( jī)桌子以及总是处于漆黑( hēi)的环境中独自一人在下( xià)棋,这两点充分展现了理( lǐ)查内心的躁动不安以及( jí)深刻的,孤独。剧中其他演( yǎn)员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眼( yǎn)神、表情等细节都拿捏得( dé)非常到位,尤其勃金汉公( gōng)爵。还有,我现在终于能理( lǐ)解玛格丽特的选角了,表( biǎo)演功力着实很强。
“A horse! A horse! My kingdom for a horse! ”
给我一( yī)匹马,我将一直战斗到死( sǐ)。